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动态>通知公告>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关于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92号提案的答复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 QQ
     发布时间:2024-10-23 17:30    来源:    浏览次数:     【关闭】

尊敬的陈宝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赋能档案事业跨越式新发展的提案》(第0392号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在科技与产业不断创新中推动自治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和建议,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自治区档案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明确方案提出的背景和预期的办理结果。

根据提案内容,为提高办理质量,及时对接自治区政协增加自治区发改委和自治区科技厅共同办理提案。

自治区档案馆结合工作实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自治区档案馆关于做好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92号提案办理的工作方案》,认真推进相关工作。

一、聚焦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档案科技创新

(一)加强档案科技项目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思维,引导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围绕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性和实用性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持续加大档案科技创新与攻关力度,以科技创新破解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难题。会同自治区档案局认真做好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优秀科技成果推荐以及自治区档案科技立项、档案优秀科技成果评审工作,依托自治区档案科技项目数据库,坚持“集中攻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的档案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全程跟进立项项目,规范督察指导,切实承担好自治区档案科技项目管理责任。2021年以来,申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技立项10项,立项数目创同期历史新高。组织开展自治区档案科技项目立项工作,2022年、2023年分别收到立项申请107、105项,批准立项63、60项,申请及立项数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优化档案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制定、修订《内蒙古自治区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积极探索建立科技项目申报和科技成果奖励专家推荐制度,进一步提高自治区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审评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创新档案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模式。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科研模式,积极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加强科技成果在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转化和应用。自治区档案馆承担的国家档案局档案科技立项项目《新型低温无损档案砖揭粘研究及专用设备研制》《内蒙古乌兰牧骑档案资源建设及珍贵音视频档案数字化抢救技术研究》研发成果已经落地应用,对及时抢救修复珍贵历史档案意义重大。大力推进《重特大事件日志电子档案的自动形成及其智能归档方法研究》《机器辅助人工提升档案开放审核效率的方法研究》项目,争取按期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积极推动项目成果高效转化。积极做好《多语种历史档案图像文字识别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工作。制作优秀科技成果展播视频,将科技成果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实现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

(四)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强化区域协同,2023年7月,与京、津、冀、晋4省市档案馆签署《华北地区档案保护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华北地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作,我馆一名专家被聘为档案保护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推进自治区档案保护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加强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传统载体档案保护修复、电子档案凭证价值保障、结构化数据归档、档案内容信息深度开发等方面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五)加强档案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会同自治区档案局认真实施“人才强档”工程,2022、2023年分别完成全国、全区档案“三支人才队伍”选拔推荐、评选工作,全区36人入选国家档案“三支人才队伍”,评选出自治区级档案专家24人、档案工匠型人才50人、青年档案业务骨干90人。跟踪培养并用好全国、全区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完善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加强档案业务培训,着力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各尽其能、各展其才的科研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下一步,自治区档案馆将会同自治区档案局大力推进“科技兴档”工程,不断优化和完善档案科研任务布局,聚力攻坚,以科技破解档案业务难题,为新时代自治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聚焦全方位数字赋能,全面提速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一)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抢抓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发展机遇,将2024年确定为自治区档案馆“数字化转型年”,制定自治区档案馆档案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明确14项具体推进举措。制定《自治区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三年(2024—2026)行动方案》,大力推进自治区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升级改造暨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项目,同步启动自治区档案馆机关办公OA系统和“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等工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全流程,推动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变。

(二)扎实推进“存量数字化”。加快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2024年年底前实现馆藏纸质档案应数字化率由2021年的60%提升至95%以上,到2025年年底,馆藏纸质档案应数字化率达到100%,如期完成“十四五”全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档案数字化目标任务。会同自治区档案局协调设立基层档案馆数字化奖补资金,每年1500万元(连续三年)用于支持基层档案馆数字化工作。加强对盟市、旗县档案馆数字化工作监督指导和技术支持,大幅提升全区档案数字化率,力争2025年年底,盟市、旗县级综合档案馆保存的纸质载体应数字化档案数字化率分别由34%、27.13%提升至80%。

(三)加速推进“增量电子化”。会同自治区档案局加强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落实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推进和规范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电子档案占比。

(四)优化完善档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并进一步优化内蒙古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和“掌上查档”微信小程序功能,有序汇集整合全区各级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目录约53万条,稳步实现全区开放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档案利用便捷化、智能化。

(五)加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导。会同自治区档案局推动各级各类档案馆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严格执行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标准规范,支持有条件的盟市综合档案馆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逐步推动实现档案工作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下一步,自治区档案馆将会同自治区档案局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强基工程,建成一批高水平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共建共享共用更加充分,数字资源建设水平、利用服务能力、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迈上新台阶,更好融入并服务全区数字化改革。

三、聚焦文化赋能,打造红色档案文化品牌

充分发挥自治区档案馆全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直属机关党员干部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和全区第一批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作用,举办“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等多个主题档案文献展,为党性教育活动提供实景课堂和学习平台,2023年以来,接待观众近两万余人次,社会反响热烈。精心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文献展”,全力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加强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多渠道推介档案文创产品,积极探索产业化途径,让档案资源“活”起来,近年已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帆布包、U盘、书签等10余种文创产品。广泛征集整合和深度挖掘利用红色档案资源,与四川省档案馆等联合举办“江河奔腾 红色浪潮”新中国成立75周年长江黄河流域专题档案展,认真筹办馆藏档案珍品展、公安系统一级英模档案展等展览,持续做好“红色档案专栏”、“档案背后的故事”编创工作,建好线上线下档案宣传阵地,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打卡地。

下一步,自治区档案馆将持续加大红色档案资源的征集、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力度,努力推出系列优秀档案编研成果和档案文化产品,打响红色档案文化品牌,引导人民群众从红色档案中汲取精神力量,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贡献档案力量。

感谢您对自治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人:李淳仁

  人:李莉

联系电话:0471-4811426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

                          2024年9月23日